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鬼外婆之乡村有鬼2 > 829.第829章 番外132

829.第829章 番外132(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天大家准备了一下,第二天一大早,全都早起,跟着刘爸爸进入了大兴安岭。

“我知道有条近路,不用通过大黑山,就可以直接去大兴安岭,只是其中路途崎岖,要爬山涉水。”

“这到没什么,这点苦我们还是能吃的。”

当刘爸爸把我带到那条崎岖的山路时,一个个全都惊呆了,这条崎岖的山路蜿蜒在丛山峻岭之中,从山顶往下看宛如一条带子盘缠在高山的腰间,很是奇特。

“大家看,就是这座山,只要直接登上去,上面就是大兴安岭。”

降龙木因为有六道,和佛教六字真言。同时坚硬细腻。便于行脚僧使用。因此在唐朝后被当做佛家专用的一种木料。属于驱邪的正大光明之木料。经常有人制作精美的降龙木杖送给高僧。这就叫法杖。寺院里面长老杖责僧人,大多用此杖。做驱除邪念。僧人用的法杖是要去皮的。并清理干净。其余的同古杖。

说到降龙木,刘爸爸还跟我们讲了关于降龙木的传说。

唐王李世民把太白山封给孙思邈以后,孙思邈在山上种了很多药,使太白山变成了药山,上山采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说:“太白山上无闲草,看你识草不识草。”

有一次,有个叫拴良的青年,想开个药铺,替乡亲们治病。于是来到太白山南坡药王坪采药,这儿是孙思邀种药的中心点。

一亩多大的地方,各种各样的药都有,拴良采到很多药,准备下山回家。突然间下起了一阵大雨,山水暴涨,面前的小溪顿时变成了浪涛滚滚的大河。拴良砍了一根树当拐杖,持着过河。

山路丛山峻岭,崎岖不平,崔志早就想到的,只是这条山路逶迤起伏。千山万水,而且山路高远,简直就是难以上青天,而且周围峰磅薄,千仞壁立,还有千沟万壑,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沟堑里,死无葬身之地,而且周围的山,怪石嶙峋,有的尖入刀锋,若是一个踩滑,摔了下去,身体要是插入山峰上,立马毙命,可谓是九死一生啊。

谁知树枝-入水,就被冲得无踪无影。他无可奈何地看着河水发愁。忽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持着一根上下匀称光滑的拐杖,轻飘飘地从对面走了过来。拴良感到十分奇怪,就问老头:“老伯好神力,这么大的河水,你怎么毫不费力气地走过来了?”

老头说:“不是我的功夫硬,全靠这根棍,这叫神龙宝杖,是降龙木做的。龙王见了它都要低头,小小河水何能冲得动它。”

拴良看了看老头手中的拐杖,又看了看自己的药包,焦急地说:“老伯,我来采药,是为了给乡亲们治病,你看河水挡道,下不了山,如何是好?请老伯帮我一把!”

老头微微一笑,说:“广行善事能成佛,送你拐杖好过河。”拴良接过神龙宝杖,正要道谢,老头忽然不见了。拴良觉得奇怪,发现神龙宝杖同太白庙内太白神拄的拐杖一模一样,便想:一定是太白神仙知道我遇难,特送宝杖过难关。于是便朝太白庙方向叩了个头,拄着神龙宝杖过了河,一步一步朝山下走去。走了不远,拴良回头一看,神龙宝杖点过的地方,都长出了一颗颗降龙木树。他回家之后,告诉乡亲们说,太白山的降龙木树是太白神送给人们的拐杖。于是,人们上山打柴、挖药,总要砍一根降龙木作拐杖。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令。

这晚,刘爸爸讲完故事后,大家在吃吃喝喝,大家醉意也上来了,不久后,刘妈妈给大家安排了住处,大家睡到第二天早上,刘爸爸就很早出去了,出去买一些用具,明天要用的地方可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