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胡笳 > 第23章 我也不错!

第23章 我也不错!(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么乱的时局,有本事才能活着。”蔡琰放下笔,抬头看着董祀,想了一下,“不想学?”

“不是!”董祀看蔡琰冷静的眼神又软了下来,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即使明知道蔡琰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别人的了。

蔡琰微笑了一下,她听母亲说其实更看好董祀时,她还吓了一跳,听到父亲说没那个意思才松了一口气。董祀虽然在她的身边长大,可是她从来就没有想过会和董祀有什么联系,别人不知道,董祀存在历史之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娶蔡文姬为妻,当时也读这段时还觉得很有趣,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三十多岁了还没成亲?这在十几岁就儿女成群的古代是不可思议的吧?几乎就是半老头了!再后来待她越来越大之后,她明白,也许董祀并不是没有娶妻,或者没有侍妾,而是在曹操或者历史的需要上说,他都必须娶蔡文姬,所以前面的故事都是过眼云烟,不会被记录在案。所以即使父母都觉得董祀是好的对象,她也不会同意,她可不要去当那位过眼云烟,还是把董祀还是留给文姬吧!

“琰儿,你在做什么?”董祀看蔡琰还在边读书边记录着什么。

“《墨子》你抄过的。”蔡琰把刚在纸上节录的手稿顺手递给了董祀。

董祀自然是要跟着他们一起回京的,卫仲道倒是想跟着,可是他得回家乡,再从河东跟父母一起去长安,那边比吴地去京城近。所以在蔡邕走了没两天,他就来辞行,跟着老管家回河东去了。

其它五子也不都是孤儿,家都在吴地,自然不能跟着了,依依惜别之后,蔡夫人和羊夫人带着五个孩子一起上路。他们得先通过马车把他们的东西装上走两天的陆路,去搭船,在船上走几天到河南境,再下船转车,像蔡邕轻车简从的,自然好办,可是蔡羊两家一个是搬家,一个是要去下聘的,都是大小箱笼,以车队记。所以走走停停,搬搬抬抬的,路上就显得特别的漫长和烦琐。

不过让蔡夫人欣喜的是,幸亏听了蔡琰的话,这些年细软蔡夫人都换成了黄金和珠宝,分别藏匿在自己几个衣箱的夹层之中。一点也不会引人注目。而且大部分都是书简,这是蔡家走到哪都不会放弃的东西,而蔡琰的东西比蔡圭多了两箱羊皮书。但这个也是一车就能搞定的,而最重要的四百卷,蔡琰放到自己随身的行李包袱里,由贴身的丫环素儿保管着。所以比较羊家的聘礼车队,反而蔡家的行李要少得多,

一路上蔡夫人和蔡琰倒是看出羊大少的优点来,年龄大些,处事稳重多了。一路上若不是有他的时时处处的打点,这两队人只怕也难得上京。这让蔡夫人和蔡琰一下子就改变了看法,偶尔看到蔡圭和羊老大在在一起时,两人的神态看上去非常自然,羊老大很照顾蔡圭。蔡琰想想回头看着蔡夫人,蔡夫人笑笑点点头,她当然知道蔡琰想说什么,什么都是假的,只要能好好的照顾蔡圭才是真的。

蔡琰则叹息,老爹落迫了家人担忧,现在显贵了怎么更让人担忧。果然在朝为官不是好事,马上把目光对着董祀,找了一些田园诗出来让他读。她不能直接说官场险恶,说了他也不懂,可是她还是希望这些诗词能将来给他一些提示。

《墨子》这七十一卷是董祀抄的,她当时也就只是过了一次,确认没有抄错字就算了,现在蔡琰在船上没事做,拿出来细读。《墨子》不是孤本珍藏,拿出来看,也是因为当年看《寻秦记》时,对‘墨家’总有几分好感,可是看了之后才知道,无论是《寻秦记》,还是刘帅锅的《墨攻》都没有把墨子的真正的才华表现出万分之一来。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读这本书呢?谁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体系,没有的只是发现的眼睛。

“你想学打仗?”董祀接过但并没有看,书是他抄的,可是不代表他认同墨子的观点。以兼爱非攻,或者说以暴制暴不是儒家能广泛认同的。

“不,墨翟除了是军事家之外,在我看来更重要是,他是位科学家。”蔡琰白了他一眼,指指董祀手上的草稿,她懒得解释太多。

“可是曹大哥说男儿志在四方。”董祀倒是听话的读诗,可是时间长了也觉得烦闷。再说卫家要去提亲了,蔡琰马上就是卫家的媳妇了。

“那是曹大哥,天下几个像你曹大哥那样的?”蔡琰拍拍桌子,自己不厌其烦的教他,他还不领情,什么孩子?要不是路上没事做,她也不会拿书出来读了,若不是觉得董祀听话,自己也不会拉他过一起读了,真是好心没好报。

“哦!琰儿你是让我不要做官,跟先生一样当先生吗?”董祀果然不傻。

“当先生不好吗?你要不要学做琴,我让爹教你。”蔡琰边看书在一边的纸上记录着什么,无意识的说道,在她看来,会读书不算本事,会写诗更是扯淡,杜甫、李白多么会写诗啊,结果呢?人还是要有手艺的。

“我学过一点,只是为什么?”董祀还是不理解,蔡邕做琴时从不避人,想学都可以进去,董祀住在家里,他比其它人有更多的时间来跟着蔡邕学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