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鉴宝无双 > 第364章 潘家园鬼市(三)

第364章 潘家园鬼市(三)(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后再说这毛笔张。

毛笔张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商业美术系装潢专业。搞过装饰,后来有干专业绘画,就连很多画廊、宾馆,以及天津文化街都曾展示出售过他的作品。

正是由于这些基础,才让他在毛笔这行凸显了出来。

葫芦徐就是干蛐蛐葫芦的,他本名叫什么,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了,但是他店门口那块招牌却是金字招牌。斗大的三个字——葫芦徐。

不过用葫芦装蛐蛐这来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一来葫芦轻便,能揣在怀里晤着(怕冬虫冻死);二来,养在葫芦里鸣虫的叫声格外好听,尤其蝈蝈葫芦的口上还要加一个螺旋形的响铜胆,一叫起来有金属的共鸣,非常悦耳。

这蛐蛐葫芦属于杂项,真正上了年代的葫芦却是相当难得。

要说“表医生”他和七八十岁的葫芦徐不一样,只有四十来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但凡在京城收藏钟表的圈内人,他们手中的藏品十有八九都被表医生给“治疗”过。

第364章 潘家园鬼市(三)

要说葫芦徐,这还得从宋朝开始。

宋代朝野内外兴起了一股斗蛐蛐的风俗,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皆以斗蛐蛐为乐。

在旧时的城镇、集市,还有斗蛐蛐的赌场。

虽然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

圈内人公认他是国内最优秀的“表医生”。

他的店里盛放的柜子中还有许多各具传奇色彩的名牌钟表:百达翡丽、万国、江诗丹顿、劳力士……这些名表,大多数则都是在这位表医生的手下才得以“起死回生”的。

要是你家中什么值钱的钟表,不走字了,可以去潘家园找这位表医生。

这位表医生姓刘。

整个中国,修表的手艺和速度无人能及。

但是说起蛐蛐,这又不一样了。

在那个年代,蛐蛐甚至比人民贵重。一度有“万金之资付于一啄”之说——也就是愿意花费重金,来买一只蛐蛐。

四五月份孵化成虫,过不了冬就得冻死。

谁愿意让这么贵的蛐蛐白白冻死?

所以也就衍生出了蛐蛐葫芦这玩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