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家有拜金娘子:嫡女玲珑 > _分节阅读_360

_分节阅读_360(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自原忍不住高声道:“臭小子、珑娘实是能干的,竟将燕州建设的如此之好,出乎我的意料。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

坐在李自原身后紧紧环着他的腰的唐皇后露出灿烂的笑容,自豪的道:“他们一直是个能的,没有做不成的事。”

李自原哈哈大笑,不小心吃了冷风,胃生寒意,赶紧闭上嘴巴。长安此时已开始热了,气温比燕州高多了。

习武令是和泉接受何阳正夫妻的提议,习武能强身健体少生疾病,还能使百姓拥有自保的能力。河北道人均寿命不到三十三岁,若是人人习武,体质增强,寿命就会延长,人口递减率减少,青壮力在家里干活才能创造出财富。

和泉亲自召见河北道名声好的十二个帮派帮主,叫他们日后跟着护国寺的武僧一起到各镇当武师,将武艺传给百姓,每个月能获得一定数额的银钱及灵物。

江湖帮派是不稳定因素之一,帮派之间的血拼常常祸及无辜百姓。河北道偏远贫穷,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和泉的习武令给十二大帮派近两千名弟子找了稳定的事做,百姓习武健身,各城府治安稳定,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当然武师的月饷由谢玲珑支付。

建民报令和泉夫妻酝酿,早先还在长安时,就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辖地施展不了,来到河北道之后,等着燕州城府的架子搭起来,熟悉各方面的事,这才开始实施。

热门推荐:、 、 、 、 、 、 、

和泉是头回种红薯,知道爱妻喜欢吃此物,更加的认真,收获果实亲自烤给谢玲珑吃。

两日之后,远在长安大明宫李自原吃到了镇东王府送来的红薯,再听到亩产量,大喜过望,三位妃嫔正月病逝时的伤感一扫而空。唐皇后趁机提出去燕州看望着爹娘及姑姑,李自原应允河北道的红薯试种发芽了便去。

题外话

家里的事刚处理完,年底工作多,更新字数少点,请亲们见谅。

民报就是关注民生的报纸。谢玲珑前世在网络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获取天下信息就是通过报纸。这一世好在造纸术、印刷术已经出现,纸张还很便宜,唯独交通不便利,不过谢玲珑的空间有大量能够日飞一千五百里“送信专家”的灵猫头鹰,给河北道各城府、县城、镇村配上十只都绰绰有余。

和泉下令,各城府、县城设置定点印刷作坊,每天灵猫头鹰将民报样报送至作坊,城府印刷三千份,县城印刷五百份,放在酒楼、茶馆、学堂、医馆等人多的地方,让百姓免费阅读。半年之后,每张民报收取三个铜板,根据需求印刷。

建官路令由官府出面、商会参与,召集商人捐银钱在县城、各镇之间修官路,捐银万两以上的商人,名字能够记载进入河北道官路史,家里的子嗣乡试优先录取秀才。

三月初李秦从乌城回到长安监国。帝后秘密带着百名侍卫骑着灵白雕来到了河北道。

碧空无云,艳阳高照,百尺高空,冷风拂面。李自原坐在灵白雕背上俯视燕州城,内心惊诧无比,环绕城府的四座巨大水库,巍峨的城墙,一栋栋新建错落有致的院子,一条条车水马龙的大街,繁华热闹的程度超过去年明王的描述。

多谢亲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抱抱!

☆、17民报发万家燕州来贵人万(6:30)

镇东王府议事厅聚集着近百名官员,和泉亲自宣布减赋令、习武令、建民报令、建官路令。

减赋令是和泉接受了谢玲珑“藏富于民”的建议,为了河北道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下令河北道所有农赋减收六成、书赋减三成、医赋减两成。

原本和泉想将农赋都免了,只是免了容易,再收就难,五十年后河北道归还朝廷,百姓定会抵触交农赋,容易引发民变,所以从大局出发,还是收四成的农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