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列阵拒敌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列阵拒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新丰在骊山之南,此刻屈突诠与柴哲威已经率军绕过骊山抵达新丰西数十里之处,骊山就在北边。

听闻敌军有两万余人,屈突诠心中大定,自己这边伍千东宫六率精锐,再加上柴哲威此次出兵率领的一万余人,已经将近两万,两万对上两万,就算尉迟恭威名赫赫勇冠三军,麾下兵卒也更为骁勇,自己这边只需采取守势延缓对方进军之速度即可,足以一战。

屈突诠当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派人前往柴哲威商议停止进军,在此等候敌军到来。在他看来,柴哲威此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让他继续前进与敌军野战争锋打一场遭遇战大抵是不敢的,但严阵以待守住通往长安的道路,却应该没什么问题。

还是那句话,自己这边两支军队互为犄角、彼此协同,兵力与敌军不相上下,只需稳扎稳打,即便不能大获全胜也可以极大延缓敌军的速度,纵然显露败绩,也可从容后退,完成李靖此前之命令。

李孝恭自己也不知道。

*****

天将黎明,雨势渐歇,屈突诠顶盔掼甲策马在前,身后伍千步卒蹚着泥水在道路上急行,右手边不远处便是山势起伏的骊山,左边十余里则是滚滚流淌的霸水,遥遥望去,另外一支军队正沿着霸水右岸遥相呼应、齐头并进,雨水之中燃着的松油火把宛如一条长龙,气势汹汹、杀气腾腾。

十余万军队沿着渭水、霸水、浐水排列布防,将长安守得固若金汤,只需抵挡住尉迟恭的急行突袭,静待水师自潼关身后攻陷洛阳、函谷,断其退路,则可前后夹击、大肆反攻,一举击溃猬集于潼关的叛军,抵定叛乱。

但行军之要旨,在于守中有攻、攻中有守,虚实进退之间转圜自如,而不是一味的防御任凭敌军展开攻势,将兵力、战力发挥之最大。

不久,柴哲威那边回信,果然赞同屈突诠的建议,且叮嘱屈突诠两军保持通信,若是屈突诠这边顶不住,一定要给送信过去,两支军队共同进退,以免被敌人趁势追击、各个击破。

屈突诠马上命令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将携带的鹿砦、拒马全部摆放,军队列阵,以逸待劳。

雨水淅淅沥沥始终不停,官道之上简陋的水泥已经被踩踏得四分五裂,泥浆迸溅,路况极其糟糕,这将极大的延缓敌军冲锋的速度,更加有利于防守的一方。

屈突诠年纪不大,但性格沉稳,兵法韬略亦是家学渊源,临时构筑的防御阵势像模像样,鉴于李思文、程处弼两人皆战败被俘,致使敌军可以长驱直入,所以半点不敢大意,亲自冒雨指挥布阵,不断鼓舞军心士气。

天时地利人和,屈突诠有信心坚守阵地,挫败敌军的攻势,最起码也要将敌军的突进速度减缓下来,再缓缓后撤,撤回至霸桥附近重新布防。

所以在布置防线稳守长安之余,屈突诠率一部东宫六率、柴哲威率其麾下左屯卫大部,两军自霸桥出发突出于整条防线,沿着骊山的山势顺着官道向新丰方向突进,试图于新丰构筑防御,减缓敌军的突袭速度,使其不能全力以赴勐攻长安防线。

待到天色大亮,两支军队齐头并进已经距离新丰不远,沿途探马斥候来来往往,不断将敌军的动向传递回来。

“报敌军已经抵达新丰,城中守军不战而降,新丰陷落”

“报敌军在新丰略作整顿,已经出城向西奔袭而来。”

“主将乃是尉迟恭,麾下皆右侯卫精锐,人数在两万人之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