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一百三十七章:知行学院

第一百三十七章:知行学院(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邹浩然本着1只羊是放,1群羊也是放的原则,反正要办学校,干脆第1批就多教点学生,至少5百起步。

学生多了才有发掘更多人才的可能嘛!

儒家那种变味的精英教育模式并不适合知行学派的基调。

大面积撒网,重点捞鱼,只要学生够多,总有1些成才的。

那些成才的人再去教更多的学生,快速将学派壮大起来既是他的愿望,也是李2想要看到的。

说实话,邹浩然对于在岭南办学的难度严重的低估了。

不同于关中,开办学校他只要提供资金和教学用的教材就可以,授课的老师有钱就能请来。

在岭南,有文化的人实在太少了,他不得不把百家门人从繁重的建设任务中抽出1部分来,这会拖慢其他项目的进度。

不过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岭南凡是有点文化的人基本都是官员士绅,他不能指望他们来帮自己教学。

两权相较取其轻,人才的培养远比短期的效益更重要。

最不济,掌握了基础知识的人也会成为合格的新时代工人不是,总之不会亏的。

要做就做普世教育!

学生数量不够,那就开出更好的条件。

管吃管住包分配,1站式服务,不就是多投点钱吗?

他邹浩然不差钱!

渐渐升温的岭南再次变得忙碌,各处的农业园、工坊1座座的动工,新州变成了1个大工地,数万人如工蚁般在大地上忙碌着。

邹浩然也忙起来了,筹办他在岭南的第1所学校。

参考长安的小学招生。

岭南这边的人对于上学这件事的热情远不如内6的人,招生的通知发送到新州附近十1个州县,报名的人不到5百个。

筛选掉年龄太大或太小的,合格的生源只有两百出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