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三百一十三章:老祖宗的智慧

第三百一十三章:老祖宗的智慧(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新科举录取的考生在经过半年的培训之后6续进入朝廷各处任职。

与以往科举选拔的人员不同,新科举录取的人员并不是直接分配到各地任职,除了经过专业培训,他们还要到各地的不同职位轮岗实习,只有通过吏部的再次考核之后才可以定岗定级。

1千多名考生中,在第1年就获得品级的只有不到十分之1,大部分人担任的职位也只是地方府衙的治安官、文书、账房、巡检、税吏之类的低级职位,能做个法漕之类的小官就算是不错了。

李承乾则是希望通过新的法令从根本上瓦解宗族的势力,避免新的世家门阀与豪族势力的行程。

总之他们就是想要看到旧的规则被打破,让大唐按照他们的想法运转。

他们也不担心会引起什么动乱的情况,因为他们只是改变了社会运行的规则,而没有去触动人们的根本利益。

随着时间流逝,大家慢慢习惯了新的规则,相关的争论与舆情自然会平息下去。

皇帝和邹浩然摆出1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各部新上任的官员与老派的官员之间,男子与女子之间拉扯,看似1地鸡毛,实则不疼不痒。

不过对于另1部分现有规则的既得利益者而言,新的法令要是颁布,等待他们不只是财产继承权的损失,还有社会地位上的降低,在他们眼里,皇帝和邹浩然简直是要倒反天罡,毁坏祖宗之法!

1场因为新科举引发的小范围冲突因为邹和李承乾的举动很快演变成了全大唐新旧观念与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争论和冲突。

大唐1时间变得极度的浮躁与喧闹,没人再去关心新科举的事情。

作为始作俑者的邹浩然和李承乾却对外界的声音不闻不问。

转移新科举带来矛盾是其1,他们更重要的目的是解决大唐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不到半个月,朝廷就通过了新的法令,从律法层面改变了千年以来的男尊女卑和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

当然,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可能说改就改,新的法令虽然颁布了,但是什么时候可以落实执行只能交给时间了。

就像是当年奴籍和徭役的废除过程那样,等到合适的时候,自然而然便会被世人普遍接受。

新法令的颁布不1定立竿见影,朝廷甚至都没有强力执行,但其引发的巨大讨论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法令颁布的当年,各地工厂新增的女工数量便翻了1倍,尽管还是无法彻底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也足以支撑大唐轻工业的快速发展了。

随着大唐的发展建设在不断提速,大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人力短缺问题。

虽然投入到社会生产中的机械越来越多,大唐的生产力在快速的提升,相当1部分综合农业园已经开始使用蒸汽动力的拖拉机、抽水机、收割机、脱粒机、粉碎机等机械来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大唐的工业产能完全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部分的农业生产还是需要人力和畜力来完成,大唐的壮劳力跟不上农业发展步伐。

另1方面,大唐的重工业发展速度并不快,无法消化太多的人力,而轻工业类的纺织、印染、服装鞋帽、印刷等行业,包括服务业、教育、文秘等其他行业,又需要大批的女子参与。

1来1去就导致轻工业和服务业人力供应不足,重工业人力过剩,农业又劳动力缺乏的情况,邹浩然需要通过法令来释放出女子的劳动力,又要将重工业暂时用不到的人力放到其他产业区。

这就要求大唐有1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