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73、祸起

73、祸起(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骤然听到了贾诩的询问,在座的众人顿时哗然。

蔡中郎,说的是官任左中郎将的蔡邕。蔡邕乃是董卓两侧三番征辟入朝的,名气远播海内,大得惊人,董卓对他过蒙拔擢,三日之间周历三台,风头一时无两。

座中之人像李傕、郭汜等人,都知道贾诩说的是蔡邕,他们这些武夫军汉,比身份官职、名气才华,自然没有一项能够和蔡邕相提并论的。

郭汜微微皱眉,耐着性子,有些不喜地问道:

“都尉此言何意?”

李傕看着在座众人的表现,脸上蒙着一层阴翳,鼻翼的两道法令纹微微抖动,却没有立即开口。

郭汜的逃生之策,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是在李傕想来,这失去了手中的兵马,逃回凉州,千里迢迢,路上的凶险何止万千。

而凉地的韩遂、马腾又岂是好与之辈,此一时彼一时,他们打败韩、马时,乃是在董卓帐下精兵强将汇聚之际,如今逃亡惶惶如丧家之犬,又有何依仗,可以在凉地重新恢复实力,与韩遂、马腾等人并立争雄?

虽然心有不甘,但李傕也看出了郭汜说的并不是他个人的意见,而是众多将士的心声,众议不可贸然忤逆,所以李傕没有当即开口,而是转首看向了座中一侧,脸上不显忧喜、正静坐聆听的贾诩。

“贾都尉,不知道你又是如何看的?”

贾诩微微展眉,也不在意。

“蔡中郎海内闻名,身负撰史重任,却仅仅因为为太师殒命一事叹息,就被王允下狱问罪,任凭朝堂百官多番求情,终不获赦,最后惨死狱中。”

“如今我等在座之人,都被视为董逆余党,先前乞求赦免的上书,朝廷迟迟不应,这一路走来,也不曾听过长安朝廷,有过赦免凉州人马的诏书,近来更是有朝中诸公商议要尽诛凉州人的传言,以蔡中郎之才名,尚且难逃一死,在座诸君如有自知,当明朝堂无赦凉人之意。”

“朝中既无赦免众人之意,诸君弃众单行,则沿途缉查捕拿日紧,一亭长、二三亭卒能束君矣。”

李傕的语气谦和,温声询问座中的贾诩。其他人随即将目光转到处事一向有长者之风的贾诩身上,连一向待人狂傲的郭汜看向贾诩的目光中也隐隐有一些敬佩。

贾诩原为平津都尉,雒阳沦陷后,并未跟随董卓返回长安,而是继续和李傕、郭汜、张济三校尉的兵马驻防抵御关东兵马的进攻,之后东出征伐中原各郡,贾诩也一路随军进发,一直到了现下。

他在三校尉的麾下这段时间里,多有出奇制胜的奇谋妙计献上,如声东击西击破王匡军,就是出自贾诩的谋划,面对足智多谋的贾诩,李、郭等人对他颇为敬重,对他提出的建议也多有听从。

贾诩听到了李傕的询问,颌下的山羊胡子动了动,他知道李傕有意要把他推出来扭转众议,他也没有直接说自己的看法,而是问道:

“诸君自以为,比蔡中郎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