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 第124章 三枪拍案惊奇

第124章 三枪拍案惊奇(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个,可得感谢周工了,过几天你还是亲自去那边看看吧,他那化工厂,可是创了奇迹了。”

“是吗?他都生产出什么来了?”

“老周这人啊,可真是厉害,一切都计划得井井有条,水电站刚一运行,他的化工厂和冶炼厂就恰好竣工,这不,才几天的功夫,不仅试制出了肥皂,就连硝酸和硫酸都很快出产了,当然,产量还很少。”

曹嘉文翘着大拇指笑道,“我这枪管,本来打算就抛光处理一下算了,没想到,现在居然可以浸酸发蓝了,这可是往前迈了一大步啊。”

“啧,真厉害。”

曹嘉文见他一脸疑惑,连忙找出两颗成品米尼弹递给他,林啸接过一看,立刻恍然大悟。

燧发式线膛枪,气密性很重要,但是,如果子弹的口径过于吻合枪管,将会使得装弹很费劲,毕竟,这仍然是一种前膛枪,子弹是要从枪管捅进去的。

因此,为了顺利装弹,目前这个时代,即便在西欧,也都使用滑膛式燧发枪,枪膛内根本不需要刻来复线,而米尼弹的口径,一般都会略小于枪管,但这样一来,又会影响气密性,大大缩短了射程。

现在,曹嘉文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就解决了这个矛盾,林啸手中的这两颗子弹形状一模一样,呈圆锥形,是颗尖头子弹,这可比滑膛枪击发的圆形铅弹进化了至少一代,射程和精准度,都不可同日而语。

林啸手中这两颗子弹不同的是,其中一颗,其尾部有一个圆形的洞,子弹的后半段是空心的,而另一颗,这个洞已被一根小木桩塞住。

林啸闻言连声赞道,他当然知道,经过发蓝处理的枪管,就不怕生锈,可以延长几倍的使用寿命。

“我们还是试枪吧?”

“子弹的口径,略小于枪管,有利于装弹,一旦击发,火药爆燃产生的高压燃气,就会使这个小木桩急速往前顶,这样一来,整颗铅弹就会膨胀,与枪膛严丝合缝,在膛线的作用下,出膛的子弹就会一边飞行一边旋转,大大提高飞行的稳定性。”

曹嘉文在旁缓缓解说道。

“有效射程,能有多远?”林啸迫不及待的问道。

“等会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那这枪管呢?竟然都经过了发蓝处理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