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称王 > 第三百七十三章 ,蜀郡杜弢

第三百七十三章 ,蜀郡杜弢(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随后陶侃晋军襄阳,连败杜弢,杜弢手下党羽四散崩溃,但杜弢却在千军万马的包围中逃遁,不知所踪。

当时,很多人都当杜弢已经身亡,毕竟这么多年杜弢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而当日和杜弢打过jiao道、亲眼见过杜弢的除了应詹、王真等寥寥数人,其余人莫不是病死或者战死,杜弢的相貌也根本没有几人知晓。

最终在寻阳太守周访、历阳内史甘卓等配合下,击败了杜弢,并将其合围在了湘州一地。

眼杜弢覆灭在即,王敦却因为忌讳陶侃掌握军权,找个理由撤了陶侃的职位,而这时,杜弢数次请求朝廷招安,并发挥其秀才的文采,写下一封书信,请赏识、提拔过他的南平太守应詹上jiao给司马邺。

应詹读到信后,被杜弢所打动,不断将杜弢所书转jiao给司马邺,更亲自上言为其辩白。

意思就说这杜弢从小是读圣贤书长大的,有清名,也懂教化,实在是恶人欺压才被迫造反,我大晋朝廷有容乃大,应该派人安抚招安他,以彰显朝廷的大度,而且这样也是给江左其他百姓到朝廷的恩泽。

而司马睿那时候正思考如何启用陶侃,见机会难得,所以果断配合应詹,上书司马邺。

无奈下,汝班派人去寻同为蜀郡出身的杜弢,表示愿意推举他为流民的领袖,为大家请命。

也不知道是杜弢出大晋的**和外强中干,还是杜弢本身作为益州出身的流民,对荀眺这项近乎绝户的政策很不满,竟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随后,杜弢被流民大军推举为首领,杜弢是文人出身自然不会傻到立刻自称什么王霸,而是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

并打出诛杀贪官污吏,还朝廷清明的口号,一路攻破郡县。

湘州刺史荀眺派人抵抗,却兵败于杜弢,远遁广州;广州刺史郭讷遣始兴太守严佐率兵马进攻杜弢,同样被杜弢设计击破,损兵折将数千人。荀眺逃走后,受命领湘州事(代刺史)的安成太守郭察进攻杜弢,竟然被其全歼……就这样,短短半年时间,杜弢先后击败数次来讨伐他们的晋军,声势一时大振,投靠他的流民和匪盗也越来越多,一时间天下震惊。

那时候司马邺权利被架空,主持政务的索琳等人遂授权司马睿,同意其归顺朝廷的请求,并派前南海太守王运前去接受杜弢的投降,并宣诏书大赦,凡诸反逆的罪名全部去处,并任命杜弢为巴东监军。

杜弢受命后,但手下众将,尤其是那些有亲朋死在朝廷手中的将领却不同意,每日不断进言,杜弢也深感朝廷诚意不足,只封自己一个监军的小官,哪有自己割据为封疆大吏爽快。

他却没想到,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司马睿故意而为,因为此事是司马睿全权处理,他若不bi反杜弢,又怎么能让王敦甘心启用陶侃?

杜弢果然复反,杀死王运,并派大将王真领jing兵三千,出江南,向武陵,切断了晋军的粮道,大败一直围困他的官兵,之后连战连捷,眼又要成星火燎原之势。

王敦无奈,只好再次启动陶侃,陶侃上任后,用计yin*杜弢冒进,大败杜弢手下大将王真,王真只带数百人溃退到湘城,被陶侃包围,后来被陶侃秘密招降,王真也成为了陶侃手下一支暗中潜伏的王牌。

而随后杜弢彻底显示出了自己过人的军事才华,更显示出了个人勇武的一面,在他的率领下,十几万在数月前还是手拿农具的流民,竟然一路横冲直撞,几无敌手。

南破零陵、桂阳湖南郴州,东攻武昌湖北鄂州,杀长沙、宜都湖南枝城、邵陵湖南邵阳等郡。

一直到永嘉六年(2年),也就是王烈进入幽州军的那一年,杜弢遣手下大将王真奇袭沔阳湖北仙桃西南,让刚到任的、放出大话要生擒杜弢的大晋荆州刺史周顗(yi)狼狈遁走,要知道这周顗可是晋初名将周俊之后,本身也素有威名。

此一战后,杜弢声威大震,有些人甚至谣传他是真龙下凡,凡人不可挡其兵,附近州郡的晋军也根本不敢触其锋芒。

直到后来,武昌太守陶侃领命出征,稳扎稳打,分化利you,利用杜弢手下各方势力hun杂,内部不和的原因,一点点蚕食其力量,让其从内部崩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