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称王 > 第四百二十七章 ,战江左

第四百二十七章 ,战江左(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因此从接到王烈兵出京口的消息后。王敦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沿路州县城池紧闭,不可出城接战,只可固守。

在王敦来,狂澜军的骑兵再强,也是远道而来。这数万兵马的粮草消耗每天最少都是上万石。

而且江左本地百姓对外来的狂澜军也多少还是有抵触之心,那些世家士族大多数也都不会支持狂澜军。

在这样的情势下,只要能挨过一个月,甚至半个月,狂澜军就会因为军资不继,而被迫撤军。

王敦打的好算盘,也并没有高估自己,低估对手。

杜弢一见王烈如此豁达,自己用计害了他那么多手下,却还用人不疑,心下自是有些感激,决定帮王烈找出这个幕后黑手。

王烈亲率手下骑军,与苏良兵分两路,向建康杀去;水路之上,则由李善率领狂澜军水军。

而王烈这次进攻的主方向正是水路。

世人都以为被人不习水性,不善水战。

狂澜军来自北地,在京口之战前根本不曾与敌人正式水战过。

但他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王烈根本就没有想用自己精锐的狂澜飞骑来硬碰硬的攻城掠地。

王烈要做的就是让苏良、冉瞻、荆展、韩云等人各率数军或一军。在附近州郡穿插骚扰。在牵扯来自江左各地的援军的同时,让王敦摸不准狂澜军的主力。

而他则亲自率领一万骑军悄悄从小路直插建康城下,只待狂澜水军直捣建康后,就两面夹击,一战而定江左。

而且,狂澜军水军和江左水军还有区别。大晋水军出声的李善,本就是水战的行家。在当了多年的海匪后,战术更是千变万化。

就算经历了京口一战,因为并无外人观战,也并没有人清楚狂澜军究竟是如何击败海匪的。

而且在江左水军眼里,那些海匪根本不值一提,没每次遇到后都望风而逃么?

所以,对狂澜军水军的战斗力,江左水军是极为轻视的。

但相反。对王烈手下的狂澜军,无论是曾经的战绩,还是几日前在建康城中的那场撕杀。都给江左兵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强横,无可匹敌。

至少在正面对敌上,他们不敢再主动冲锋,而且也不太相信依靠防御阵型就能阻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