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沃轩辕 > 第三部大地风云 三百二十 革制

第三部大地风云 三百二十 革制(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如果真的如史大学士所说的那样就好了。”朱斌笑了一下:“且不说如果碰到像商纣王这样残暴的君主,忠臣会落到什么样的下场。就说朝廷里的大臣难道真的人人都能像史大学士说的一般吗?难,难啊……咱大明死谏的大臣还少吗……”

“那么依武英王的意思应当如何?”史可法把这问题又抛给了朱斌。

“我的意思是改革内阁。”朱斌胸有成竹地说道:“重新成立新的内阁,为圣上处理朝廷事物,分解皇上忧虑。并将军政分开,军就是军,政就是政。比如大学士之职不再负责指挥军队,避免出现外行指挥内行,越打越乱的情况……”

本来那些大臣还以为武英王有什么好办法,谁想到就是内阁制,除了军政分开这条,听着还算比较新鲜外,其余的那些可都基本是换汤不换药了!

本来那些大臣还以为武英王有什么好办法,谁想到就是内阁制,除了军政分开这条,听着还算比较新鲜外,其余的那些可都基本是换汤不换药了!

想想也有些头疼,国债发行在即,能否顺利的实施自己心里实在没有底。以公开的形式向军民们借钱,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情,老百姓们会认购吗?也不知自己的那位贤内助,这事办得究竟怎么样了……

“大学士忠诚可嘉,是为朝廷官员表率。”朱斌只能暂时顺着史可法的话说了下去:“但你都拿国债不拿俸禄的话,一家大小怎么能养得活?到时候,大学士夫人带着一家大小,到我朱由斌这来吃上一年不可。”

他的话让朝官们笑了起来,刚才略显尴尬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朱斌笑着说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诸位按照品级各有安排。军队也是同样如此。此外,国债的公开发行,也会在十几日后实施!”

国债的事情暂时定了下来,朱斌开始逐渐把话题带向了今日自己想说的主题:“我心中最近一直在想着一个疑问,那就是如何使我大明的江山永远强盛下去,百年,千年,万年。还请诸位教我。”

本来那些大臣还以为武英王有什么好办法,谁想到就是内阁制,除了军政分开这条,听着还算比较新鲜外,其余的那些可都基本是换汤不换药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这有些突如其来的问题,倒让大臣们怔在了那里。虽然他们整日说的都是圣上万岁,朝廷万岁,可这世上,哪有真的万岁的皇帝和朝廷?朝代更迭那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就说现在的这个正在恢复中的大明,若非武英王收复京师,只怕早就亡了。

岳谨元却不紧不慢地说道:“圣上贤明,大臣一心,百姓爱戴,将士效命,我以为,这些都是确保我大明江山万代的主要。“

赞同声四起,一个朝廷要想保持强盛,也就无非这十六个字而已。

“圣上贤明,大臣一心,百姓爱戴,将士效命。”朱斌默念了一遍,说道:“岳大学士胸中果然有见识,只是我还有一个问题不解。当年李隆基收拾李家河山,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大唐进入鼎盛时期,是为开元盛世。但其后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至此唐朝开始衰落。我在想,就是这同样的一个人,同样的一个皇帝,却因一己之力使大唐鼎盛,又因为一个人使大唐衰弱,这其中究竟为的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当臣子的冒死进谏了。”史可法皱了下眉头说道:“当圣上判断出现错误的时候,当臣子的就应该挺身而出,以死相谏。若是所有的大臣都能这样,我想武英王心中的疑难便也应该解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