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庄子的故事 > 第35章 庄子人间世白话文(一)

第35章 庄子人间世白话文(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老师您有没有更好方法,请告诉我。”

就算你的真心诚意打动了卫君,卫君认为你是希望卫国强大起来,也是真心来帮助他的。可他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表面上赞同你而内心里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你说你?你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颜回说:“那么?我内心保持刚直不阿的底线,而外表上作出俯首依附的样子。我的底线不变,效仿古代圣贤之人。

我的底线是:效仿天地法则,以天道应人道,人道效仿天道。天下万物依附于天地,天下子民依附于君王,臣子一样依附于君王。

什么叫效仿天道?

因为!天下万物与我一样,都是天地间的一分子。所以!何必把自己的言论当回事呢?又何必在乎别人对我的言论是赞同呢,还是不赞同呢?

夏朝的时候,夏桀杀害了贤臣关龙逢;商朝的时候,商纣王杀害了他的叔叔比干。为什么杀他们呢?是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盖过了君王。他们是个臣子,却比君王更抚爱百姓。他们是个臣子,却老是违逆君王的意思,向君王谏言。所以!他们的国君就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高尚盖过了君王从而排斥他们,把他们杀了。

臣子的名声盖过了君王,那君王算什么呢?君王还不如臣子爱抚百姓,那君王算什么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君王才找个理由把两人给杀了。

所以说!这就是喜好名声的结果。君王为了保持名声,只得杀人,把影响他名声的人全部杀掉。而臣子为了追求名声,最后地下场是被杀。

从前,尧征伐丛枝和胥敖,夏禹攻打有扈,把这三个国家变成一片废墟,人民差不多全都死了,三国国君也遭受到杀戮。尧帝和夏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就是因为这三个国家不停地使用武力,贪求别国的土地和人口,严重影响了三国和周边国家的安宁。

在这以前,尧帝和夏禹都想用道德感化来感化他们,结果!失败了。无奈之下,不得不使用武力。

这样做的人,人们称他们是童心未泯,童子之心。

什么叫童心未泯、童子之心?就是把自己当成天地间一物,与万物一样,都只是一个物种。人与万物一样,依附于天地。

外表上作出俯首依附的样子,是为了与世人为伍,与周围人为伍,融入生活。手拿朝笏躬身下拜,这是做臣子的礼节,别人都这样去做,我敢不这样做吗?这是与臣子为伍,俯首依附于君王。做臣子份内的事,这样做就不会被责难了吧?臣子与臣子为伍,俯首依附于君王,这样做是不是就叫与人为徒了呢?

效仿古代圣贤之人,是跟古人为伍。他们的言论对我们很有教益,针对利弊,一针见血。这样做自古不乏其人,并不是从我才开始的。像这样做,虽然刚直了一些但没有错,这就叫跟古人为伍。这样做行不行?”

孔子说:“唉!这样怎么可以呢?你太过于认真了,一味地模仿是不行地,哪里能够模仿得那么像呢?不过!你一定要这样做的话,应该是不会犯太大地错误地。即使你这样去做了,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是改变不了现实地。唉!你这个人啊!太固执了,太不会变通了!”

这三个国家的下场,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这就是追求名和利的结果,难道你没有听我讲过吗?在名声和利益面前,圣人都不能把握自己,何况是你?既然你决定去卫国了,那么!你一定很好地应对之方了吧?那好!那你就对我说说?你将如何应对呀?说给我听听!”

颜回说:“我保持一个做臣子的仪容,恪守臣子的本分,不僭越!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勤勤恳恳,遇上不能作主的事,我就以臣子的身份去请示君王。我不越礼、不越权,这样可以了吧?”

孔子说:“唉!这样怎么可以呢?卫君脾气暴躁,经常因为小事而借题发挥,夸大其词。而且!他这人又善于察言观色,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正因为如此,人们都不敢违背他,更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一切都听从他的,他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你以为你恪守臣子的本分就够了?你知道卫君他希望你怎么做吗?你以臣子的本分去做事,可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君王所希望的结果,因此而降罪于你,你说你能做一个本分地臣子吗?

这叫什么来着?这个人一点道德素质都没有,你怎么去辅佐他?更何况!你还想去拯救卫国人民?你能拯救得了卫国人民吗?你的做法似乎是在窥视卫国的江山啊?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